1、如 Buffer GTL 和 Buffer GL 产生沉淀,可在 56℃水浴溶解; 2、 样品应避免反复冻融,否则会导致提取的 DNA 片段小,提取量下降; 3、所有离心步骤均为台式离心机,室温下操作。
1、细菌培养时间一般为 12 ~ 16 小时,如接种量大则应减少培养时间,过度培养会降低质 粒质量甚至导致质粒 DNA 突变; 2、每次使用时都要注意 Buffer S2 和 S3 是否形成沉淀,如有沉淀 37℃溶解后再用; 3、注意 Buffer S1,S2 和 S3 的用量比例,若细菌量增大,需按比例放大这些溶液的使用量; 4、质粒的产量跟细菌量、质粒拷贝数、质粒大小和操作规范程度密切相关,一般 1.5 ml 过夜培养菌体可收获约 10 ug 高拷贝质粒。
1、细菌培养时间一般为 12 ~ 16 小时,如接种量大则应减少培养时间,过度培养会降低 质粒质量甚至导致质粒 DNA 突变; 2、 每次使用时都要注意 Buffer S2 和 S4 是否形成沉淀,如有沉淀 37℃溶解后再用; 3、注意溶液 S1,S2 和 S4 的用量比例,若细菌量增大,需按比例放大这些溶液的使用 量; 4、质粒的产量跟细菌量、质粒拷贝数、质粒大小和操作规范程度密切相关。
1、细菌培养时间一般为 12 ~ 16 小时,如接种量大则应减少培养时间,过度培养会降低 质粒质量甚至导致质粒 DNA 突变; 2、每次使用时都要注意 Buffer S2 和 S4 是否形成沉淀,如有沉淀 37℃溶解后再用; 3、注意溶液 S1,S2 和 S4 的用量比例,若细菌量增大,需按比例放大这些溶液的使用量; 4、质粒的产量跟细菌量、质粒拷贝数、质粒大小和操作规范程度密切相关。
1、细菌培养时间一般为 12 ~ 16 小时,如接种量大则应减少培养时间,过度培养会降低 质粒质量甚至导致质粒 DNA 突变; 2、每次使用时都要注意 Buffer S2 和 S4 是否形成沉淀,如有沉淀 37℃溶解后再用; 3、注意溶液 S1,S2 和 S4 的用量比例,若细菌量增大,需按比例放大这些溶液的使用 量; 4、质粒的产量跟细菌量、质粒拷贝数、质粒大小和操作规范程度密切相关。
1、细菌培养时间一般为 12 ~ 16 小时,如接种量大则应减少培养时间,过度培养会降低 质粒质量甚至导致质 粒 DNA 突变; 2、每次使用时都要注意 Buffer S2 和 S5 是否形成沉淀,如有沉淀 37℃溶解后再用; 3、质粒的产量跟细菌量、质粒拷贝数、质粒大小和操作规范程度密切相关,一般 1.5 ml 过夜培养菌体可收获 约 10 μg 高拷贝质粒。